草藥師劉伯俊拍攝

石龍尾草

 石龍尾草
Zhōnɡ Huá Shí Lónɡ Wěi

 

別名

蛤膽草、華石龍尾、過塘蛇、蛤蟆草、過塘草、風腫草

功效作用

清熱利尿涼血解毒。主水腫結膜炎風疹天皰瘡;蛇蟲咬傷

英文名

all-grass of Chinese Marshweed

始載於

中國植物志

毒性

歸經

藥性

藥味

  

簡介

Limnophlla chinensis (Osb.) Merr.

【藥名】:中華石龍尾

【來源】:為雙子葉植物藥玄參科植物中華石龍尾的全草。

【功效】:清熱利尿涼血解毒

【主治】:治水腫、目赤腫痛風疹天皰瘡、毒蛇、蜈蚣咬傷

性味歸經】:甘、苦,涼。肺、肝、腎三經。

【用法用量】:內服:煎湯,5-10g,鮮品30-60g。外用:鮮品適量,搗敷。

【別名】:蛤蟆草、華石龍尾、過塘草(《全國中草藥彙編》)、風腫草(廣西)

【動植物資源分佈】:分佈於廣西、廣東、雲南等省區。

【動植物形態】:多年生草本,高15-500px。除葉和花冠外全株密被多細胞柔毛。根狀莖長,下部匍匐而節上生根,莖上部單一或自基部分枝。葉對生,偶3-4枚輪生;無柄;葉片卵狀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,稀為匙形,長5-53mm,寬2-15mm,先端鈍,基部抱莖,邊具鋸齒,背面有小腺點。花單生葉依或為少花的總狀花序,腋生或頂生;花梗直挺,長3-15mm小苞片長約2mm;花萼鍾狀,長約6mm5裂,裂片三角狀鑽形;花冠紫紅色、藍色,稀為白色,長10-15mm上唇2裂,下唇3裂;雄蕊4,花室稍分離。蒴果寬橢圓形,兩側扁,長約5mm,淺褐色。花、果期10月至翌年5月。

【生態環境】:生於水旁、山谷、草地。  

論述

【各家論述】: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全草:味微甘、苦,性涼。有清熱利尿、涼血解毒的功能。用於水腫結膜炎、風疹、天皰瘡、毒蛇、蜈蚣咬傷。

【採收和儲藏】:夏、秋季採收,切段曬乾或鮮用。

【考證】:始載於《中國植物志》。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於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諮詢專業中醫師。




 

本欄圖片由東江祖傳師承民間中醫師提供.

<<返回首页    <<返回上一页

南方天然中草药保健堂Copyright 2112 golden section Co., LTD
2008年旧版资料
从这里进入2008旧版
友情链接: 南方网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師日誌 香港政府機構 中原地圖 中國地圖(百度) 經典中醫古籍 方藥古籍 iciba愛詞霸 網論中醫藥發展觀 Yahoo字典 本草綱目 濟陰綱目 神農本草經 《中醫方劑學》 《中醫診斷學講義》 《醫方大成》 中國醫學大成(10) 《舌苔圖譜》 中醫辭海 中 中醫世家 菩提网络 古方中醫網 智慧型速成簡易倉頡輸入法 傅青主女科 難經 中医临床研究 《现代临床医学》编辑部 中药材天地网 中國最長壽人李清雲中醫師 中藥圖典 中藥材名稱表 中藥材名稱圖像數據庫 中藥名稱大全 中藥圖譜大全 中草药图片大全